2017年8月20日 星期日

人類圖問題集



這篇文章是自己的問題集,也是自己試圖理解人類圖的方式,算是自己找問題自己答,有些問題自己也沒有答案,可能有點邪魔歪道,如果你對於理解人類圖也有很大的障礙的話,也許你也很適合跟我一起當邪魔歪道






通道是能力還是狀態?


當我讀到人類圖時,最不能理解或接受的概念便是通道,通道本來只是一個名詞,對應到一種能力,而這些能力或技能樹決定我們的天賦是什麼,我一開始最不能理解的是:「人類圖一直強調去制約」,但又跟你說你的天賦能力是什麼,難道,能力不會反過來變成一種制約嗎?為什麼會這樣問呢?這個問題所提到的制約,前者指的是集體的幻像,包括集體的恐懼,集體的價值與文化,後者反過來制約指的是,其實能力從來就不存在,是當人社會化以後跟他人比較才有的,當你一個人在孤島上,完全沒有能力不能力的問題,當孤島上開始有第二個人第三個人,你就會開始執著於自己別於他人的部份,也就是能力,而我們會有自己優於他人的感受其實也是幻象,因為這是被集體制約出來的。

但是,我們每個人的確有某種習以為常或善長的「狀態」,如果通道不是一種能力,而是一種從小到大習以為常的「狀態」,那麼反過來說沒有通道也是一種「狀態」,不成通道的通道也是一種「狀態」,這個「狀態」能不能得到發展,決定於成長過程中能不能整合的很好,連中藥都講複方,「心」這麼有智慧還狀態難道沒有複方嗎?也許能力只說明了其中一種現象,沒有該通道的人可能發展出比有的人還好的能力,這是很理所當然的!如果我們把通道詮釋為一種從小到大習以為常的狀態,那麼,狀態會不會有可能


1)過份執著,過度發展 (單閘門好像比較有可能,但是當通道跟我們的職業合在一起時也會)
2)整合的很好
3)為了迴避挑戰,壓抑而沒有發展
4)成為迴避或逃避的手段(如自我集中這一類的,因為高度集中而逃回內在世界)
5)成為人生的主要趨力,因為精力都放這裡所以恐懼挑戰也都在這裡
6 ) 覺察的死角(因為一直習以為常卻不知道自己有,比如全紅的批判通道)
7)習以為常反而沒有動力去發展
8)習以為常的狀態會不會提昇一個人的機械化特性

這些問題,有些沒什麼頭緒,有些持續觀察中,自己也沒有答案,但如果以狀態來詮釋,通道就不一定是只是能力了,能力是一種現像,而狀態本身無性質,不分好壞,造成它有性質的是人使用它們的方式,及一個人心的狀態,這些狀態可能得到發展而成為一種能力,也可能不能,而沒有得到發展的狀態是不可能長出什麼能力的,單閘門不成通道的狀態可能成為一種能力,也可能不能,人生的生命有限,如果我們的主要精力都放在A,那麼放在B C D的時間就越少,全部集中在A的人是一種能力,全部平均放的也是一種能力,有人生活很單調,有人很豐富,因為通道可能豐富你自己,也可能成為逃避自我的手段。








N分人與整合迴路


人類圖提到1分人與N分人的差別在,1分人比較不需要人,而N分人比較需要,但是也許可以合併整合迴路一起看,N分人會不會因為整合迴路賦予個人力量,而變的比較不需要人呢? 而當一個人的整合迴路太多,太過自我集中(如某些閘門 34 60 等),有時反而變的狐單,他們會不會因此而變的需要人?即便這個人是1分人,因為我有看過一分人看起來不需要人,但其實很需要人,因為太過自我集中沒有半個朋友。







通道是我們的設計,但為什麼是?


這個問題的源起來自於:我有個同學,七條通道,整合3(賦予個人力量)個人4,整合通道差一條點滿,但是他是我見過最不願面對現實的人,最逃避的人,最懶的人(4/6一分人,上昇又是獅子),不切實際又好高騖遠,他像個小baby完全無法處理現實生活的問題,他把所有精力放在遙不可及的理想上,好像當我達到了理想我就可以逃避自己面對現實的無能,他像是個需要被人照顧的baby,有高度的海王星特質,完全反差於一個真正獨立性的個體,這些通道在他身上看來反而比較像:他很想真正的獨立又做不到,因為他無法處理現實問題,使得這些個人性力量的通道狀態,成為了逃回內在安全的手段,那麼通道除了說明了狀態,還有什麼隱微的意義?人類圖寫的很好,它說通道是我們原始的設計(廢話 XD),我的意思是,它既然是你原始的設計,那麼接下來的問題是「為什麼?」,為什麼這是我們的原始設計?

回到我同學的例子,他是天王星四宮人,如果用靈魂占星的觀點來看,天王星(排斥力)四宮(家庭)人因為過去太過沉溺於家庭,太過沉溺於舒適的環境,所以天王星的作用,能夠幫助靈魂在這一世獨立於家庭,用排斥或自我抽離(孤獨)的方式,使他不惜用破壞性的方式想獨立,但過去的習性太重又需要依賴家庭,所以用厭離排斥的方式對待自己的家人,好讓自己在心理上遠離依附,而他的七條通道(4/6人),就像在說,只要社會上走什麼樣的趨勢,有什麼樣清鬆的路,他全部想要,如果從這個角度去看,這個人想要用高度自我集中的方式解決自己的問題,但是這個也想要那個也想要,於是搞了七條通道,但是會不會太過貪心(不切實際)或太過自我保護(一分人又點滿個體)或是太過注意分散(什麼都想要),會不會過份執著?會不會因為過份執著而看不見當下的美好?會不會成為逃避自我的手段?會不會成為面對人生挑戰的主要趨力?那可能就得看這個人的價值觀,這個人的心在什麼樣的狀態! 襌講參透為何才能迎接任何,也許除了我們有什麼通道以外,還可以去思考為什麼我有這些通道。







親密通道應該也有排他性?


雖然人類圖把家族迴路分為防護跟家族,家族迴路是排他性的,而防護迴路則能打開封閉區塊,可是常常會看到很多帶有親和力的人,他們會選擇聯盟,如果你是我家的一份子我對你好,不是的就另眼看待,也有些人本來對人很親和,但接觸了傳直銷以後,親和裡則帶著一份很虛假的面具,雖然表面親和,但面具底下有目的,很虛假,甚至親和的因素也很多,也能夠被訓練:政治人物能夠刻意營造形象提昇親和力,催眠裡也有技巧提昇對案主的親和力(mirroring,同步眼神肢體交談與隱微習慣)

當我們碰到與自己類似的人自然也會感受到親和力,當我們有困難想找人幫忙時,如果我知道對方一定會幫我,這個時候對方對我而言是安全的,只要對方讓我感到安全就是親和的,甚至他還有族群的影響,比如某一類的人會特別對另一類人産生親和力,甚至和我們的背景也有關,因為人可能會對與自己相似背景的人産生親和或排他的現像,所以親和應該分為

1)天生的無懼親密與天生的親密動力特質
2)和後天的背景與社交訓練

我倒不是質疑親和是不是天生的,因為親和如果是天生的,那麼他第一個親和的群體就是自己的家庭,這是佷自然的,當家庭給自己了自己親密的迴饋後,自然會把自我延伸到外在世界,但是,延伸多遠,他的界限呢?防護迴路應該是跨家族的,但就算是跨家族,最初也是由自己的家延伸出去,他應該還是有個家族範圍(意思是應該不是對所有人全開),所以該怎麼正確的詮釋親和(密)通道呢?

親密通道一邊連到情緒中心,情緒中心産生慾求的動力,有慾求就會有「想要」的「快樂」趨力,與「不要」的排斥趨力,一邊連到生殖本能的親密交纏,帶給自己親密感進入開放自己或占有對方的狀態,所以他天生具備了親密的動力,並移除了親密的恐懼,這種狀態使他們比其他人有機會發展出親和的特質,因為第一:動力具備了,第二恐懼移除了,但是不代表就「一定」具有相應的技巧與突破心防的能力,因為這是後天習來的,而親密則關係到一個人的的內在安全把自己的慾望抓的有多緊

一位同學有親密通道,她給我的感覺是她不懼怕介入你的生活,會主動對你靠近,她可能可以突破某些人的心房,某些人可能不能,感情上大多是自己主動,當她不滿於工作上的上司時,會直接反應,有6的無懼衝突特性,我媽媽沒有家族迴路,但她是我生命中第一個碰到最親和的人,他沒有親和通道但是有59(黑),他對所有人都很親和,唯獨某些她不認可的人,這時她是帶有攻擊性(6)的

所以該怎麼理解防護迴路裡的親密通道呢?防護迴路應該是跨家族的,但是在他所認定的家族之外,或需要保護家族時會不會轉而用6閘去面對其他人呢?當他們不親和時6伴演著什麼角色?我不知道!但是,人有不安全感,會排他本來是正常的,只是界限多大,程度有多深,對家人的親密,情人的親密,陌生人的親密,程度不同恐懼也不一樣,到底親密通道除了說明了親和力以外還說明了什麼?

在親密關係中,親密關乎於一個人的自他關係,也就是我們完成了多少的內在和解,決定於在進入「真正」的親密關係中安不安全,難道這些人不用內在和解嗎?還是親密通道的親密,單純只是拉近關係,慾求與肉體的關係,而跟親密關係的親密(曝露內在的脆弱)沾不上邊?還是親密通道能夠讓人能迴避內在脆弱以進入親密關係?因為他看起來佷像一鼓陽性能量,所以到底是什麼?親密通道是否與真正的親密無關,而比較像人與人間關係藩離的打破有關?總之是一連串的不知道XD.






單閘門動力與生命的本參,該挑戰還是迴避?


單閘門所帶來的動力像是一鼓「不足」的動力,「想要」但卻缺了另一方的能力得以整合,於是更加想要我們所沒有的,人類圖不主張我們順著單閘門所帶來的動力靠隴,但是如果這個動力來自於我們的

1)「生命的本參」
2)原生家庭
3)凱龍星 (剛好在單閘的另一邊,又這個人又有凱龍議題)

(「生命的本參」在講的是,一個人與生俱來對生命的欵問:「我是誰?」「我從何來要往哪去」「意義是什麼我又該如何安生立命」「人生來這一趟是要做什麼」,這是人生很大的一鼓動力,它不應該被壓抑也無法迴避,即便我們迴避了,他也會在人生的其他階段回滲到生命中,有些人感受不到,有些人很明顯,因為每個人的課題本來就不一樣)

而生命的本參跟人類圖啥關係?它比較像來自頭腦的壓力,但不是說我們有頭腦的壓力就會帶來生命的本參,比如我身上的是61閘,自然會思索這些問題,至於有沒有對面的24好像也不重要,因為這個問題本來也沒有答案,因為重點不是答案而是持續的疑惑與不知道,但想知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