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4日 星期日

人類圖筆記 - Temptation/Action binary

 

12 Gate of Restraint (個體人)

閘門

12是個體的閘門,個體人以顯化的憂慮壓力作為動力,以待正確的時機來時,才能帶給他人力量,12像在說,如果我心情好我就願意試,如果心情不好就退縮,「透過發展克制的能力,並以反思與不行動來面對生命中的誘惑」,並在這當中學習情緒的本質,因為12表達的壓力來自於情緒的高低,而12個體人的分享,在更高的層面上是為了給予他人力量,所以當表達時機不佳就會有阻抗。

誘惑可以從環境而來,也可以單純指的是情緒的本質,情緒波的高低與環境交互後,於內在感受到的誘惑,是一種想要顯化或不想顯化的誘惑,當時機對時,我的分享就能帶給他人力量。

this is about the monk, this is about being isolated. It is one of the three gates of aloneness and is about waiting and being contemplative. It is about restraint until one is in the mood. Then it is the right time. Withdrawal that can only be maintained with communal support.

所以在成長過程中,學習獨處反思,覺察情緒的起伏就會是學習歷程之一,這也是個體人通道之一,克制是英文 Restraint 但 Ra 的意思是對學情緒的學習,用比較 newage 的說法是單純的覺察情緒,在不對的時機學會 inaction, 而上段 Withdrawal that can only be maintained with communal support. 指的是,當情緒不佳時,不是 social 的時機 (所以Withdrawal),但它需要你找到自己的 comunity,這個 community 能夠允許你在不想表達時能回到自己的空間裡面,而不是錯解你的狀態從此不再找你,所以 Withdrawal that can only be maintained with communal support 是這個閘門二元性中比較佳的運作方式,

It is a knowing gate and every time that it makes a social contact, it has to be able to explain itself. If you are away from the social power of the Solarplex center you never have to explain yourself. That can be very peaceful. During that time one can go through that process and allow the time for mutation to take place, and wait for that moment of mood, so that it can be externalized.

表達是以情緒能量作為推力,所以需要在情緒佳時作為表達的時機,不在時機下你無法表達自己真正想說的,所以當時機不到就獨處,反思,直到有真正的東西能夠帶給他人力量,所以這個閘門的 foundation 叫 Monk,學習獨處,反思與情緒波動相處.

This is the intrinsic lesson of the 12. By the way, you will not be in the mood unless you have a mutation to bring. That is true as well. Mutation for an individual, at its simplest level, is the moment that you can explain an aspect of your knowing. The moment that you can do so, that has a mutative value.

The moment that you can explain your knowing and if you are in the mood, that is your opportunity to mutate others and bring them to a new knowing. That is part of how the process works. If somebody has the detriment of the 12.1 in an undefined Throat, they may have extreme difficulty in being able to speak. This is a gate of articulation and the 12.1 people with the detriment in an undefined Throat can even be mute, or they go through long periods in their life where they do not speak.

最佳時機指的是,當你能夠有好的情緒好的表達,也能夠將內在的力量帶給他人時,就是好的時機,它涉及了當下的情緒,反思獨處時所帶出的力量能不能找到好的表達,這二者加起來…

南北交所吸引的環境

The quality of restraint and importance of meditation and inaction inconfronting templation

單純從南北交吸引的環境來說,在這個環境中你會看到很多人因為無法克制自身邊的誘惑,反思不足而做出太過燥進的行為,也會看到身邊有許多這樣的誘惑,使得自己在情緒不佳時做出錯誤的表達,或與不對的人分享,或是自己因為反思不足沒有足夠的沉澱而做出錯誤的表達,在這個環境裡你會被環境中的誘惑包圍,直到學會面對誘惑的克制與反思,克制誘惑真正的意思請參考閘門的描述,它會跟情緒的本質有關係。

透過誘惑作為一種動力,好讓我們能夠從情緒的本質中學習,學習情緒本質的不穩定,以找到 individual 帶給他人力量的顯化時機,而在這個環境中所發生的事件與人事物,就是我們的素材。南北交跟閘門不同的地方在於,南北交吸引的是情境,重複出現會讓我們距焦的情境,而我們從這個情境中學習。

11 Gate of Peace-Ideas


11 透過距焦於內視覺記憶,試圖由其中理出頭緒而產生各種的想法,評估各種行動信念,this is a channel of Seeker / Searcher,Idea 之所以有價值來自於,從他者的視角是有價值的,所以Idea一定有價值,價值一直都在,只是能不能找到視之為價值的人,所以 11 的Idea 是以分享作為顯化的方式,而不是來源於自行推動自己的 Idea, 想把自己的 Idea 顯化,如果是這樣會碰到很多的挫折。 由於11 直接連到喉嚨,處於一個能夠直接顯化的位置,所以它的壓力也會來自於,能不能找到可以分享價值的人,好讓自己的 Idea/價值 可以傳播出去。

Moon exalted, The nourishment derived from being with those who share the same goals and aspirations.

One of the great concerns of all first lines is whether or not their nature is going to be accepted by the other. Idea people are very concerned about whether anybody is going to have anything to do with their ideas, which is why idea people can be so fervent.

The beginning of a belief systems lies here in this gate in this line. In the white book, The gift of finding those who will value your ideas, is the whole thing about idea people.

南北交所吸引的環境

11 透過距焦於內視覺記憶,試圖由其中理出頭緒而產生各種的想法,評估各種行動信念,所以它在二元性的另一端是 12 Templation, 能夠不要被內視覺牽著走而能從中理出頭緒,從射手原型來說,射手到處吃草最後忘了自己要去哪裡,這就是被內視覺牽著走,所以他的底需要雙子的 temptation.

所以當 11 來到了南北交所吸引的情境,就變成了 Action

Temptation and action, temptation and action, temptation and constant action without necessarily the assessment, without that either being a quality of the society or the individual, and you see it all around you.



所以 Templation / Action 二個放在一起會是什麼,我覺得像是在說什麼是正確的時機,克制為了找出不正確的時機,Action 是為了別人而行動,而把自己的理念分享出去,這我沒有一定的答案,可以放到占星裡面去看。

2022年11月9日 星期三

TAT 筆記

Tapas Acupressure Technique 筆記


負面情緒的來源:

  • 母胎懷孕時周圍的環境。
  • 原生家庭,文化教育
  • 家族祖先,未化解的創傷失落與歧視。
  • 來自責任:我應該的限制性信念
  • 來自過去世,潛意識

限制性信念,內在自我對話:

<aside> 💡 當我們認同了這些內在的信念與感受及未化解的創傷,便會將我們的能量往下拉,而TAT therapy 的作用便是透過每日的練習去除這些認同。TAT Posture 手勢放於腦後主要用以清理延腦所吸收的生存信念及恐懼。

</aside>

什麼樣的限制性信念可能來自於非自己(祖先,以下多為 Shock Experience 創傷經驗,過去祖先承接而來的情緒):

  • 活著是不安全的,生活是不安全的。
  • 沒有歸屬感,這個世界沒有我的歸處。
  • 當生命的好事發生了,自己不期待,隨後壞事便發生
  • 當我感到恐懼時會胃痛。
  • 我睡不好,有心臟問題。

當這些意外事故由先祖那裡承接而來,會使一個人過度專注於生存 ( servived in the background),而無法與所愛的人親近,可以想像成自己是一台 Radio,而 I'm contiuously broadcasting those kind of energy. TAT 所要做的便是中斷這樣的模式.

什麼樣的蹟像顯示,部份的自己還停留在創傷中?

留意以下內在衝突:

  • 部份的自己想前進,部份的自己不想。
  • 於關係中,部份的自己感覺封閉想保護自己,部份想有所連結。
  • 部份的自己能夠讚賞事物,部份批判。
    • 忘了吧,你不過就是個失敗者
    • 無論做什麼都沒有用
    • 當我引領自己的生命時,卻退出了

為什麼這樣的話會一直在持續?如何才能停止他們?

這些東西通常是在壓力及創傷的情境下產生的,如同一個五歲的孩子,正感受到雙親間的爭執,他們憤怒著摔著鍋碗瓢盆,作為一個五歲的孩子,只能感受到害怕、孤立與被遺棄感,如同某部份的意識在那個時空中涷結了,就好像內在有一個被孤立的五歲內在小孩,獨立運作於當前的自我認同,他們有自己的感受,總是說著以下的話:

  • 這是我的錯
  • 如果我很乖,爸媽就不會吵架。
  • 因為我不好,我不值得被愛,所以他們吵架,只要我夠努力,他們就不會這樣了。

這就是一種創傷經驗,每當我們感到壓力無助或創傷情境被喚起時,這份曾經失落的部份自我,便主宰了我們的生命,重複上演著一遍又一遍相同的戲碼,相同的信念,相同的內在對話。

內在創傷的動力與對話:

InnerWork - 寫下限制性信念:

限制性信念,內在自我對話,什麼定義了內在的自己:

<aside> 💡 當我們認同了這些內在的信念與感受及未化解的創傷,便會將我們的能量往下拉,而TAT therapy 的作用便是透過每日的練習去除這些認同。TAT Posture 手勢放於腦後主要用以清理延腦所吸收的生存信念及恐懼。

</aside>

指責

1)你不應該....

傷害,後悔

1)他怎麼可以這樣對我.....

2)我為什麼沒能夠......

3)

遺棄

1)我不重要,我不被需要......

2)為什麼別人可以......, 我卻不可以 .......

3)我是不是也能夠......

自信

1)萬一做不到,萬一我失敗了, 萬一.....

2)他不可能會....., 事情不可能會...., 我永遠都不可能會......

社交被接受,被喜歡

1)如果我..... 會不會不喜歡我 ...


TAT 情境引導

烏克蘭, 群體或家族創傷:

意圖著重在,那些未化解的張力得以治癒,也讓自己的創傷得以治癒,將我們的意念集中在心輪以及 spine 中線。


祈請

這份療癒代表了我的家族與我自己,包括了表意識潛意識與無意識的我,這全部的我,所有與自己認同的部份,所有與之相關的全部存有,都能介由這份療癒得到平安並有所助益。

觀照或重現內在昇起的感受

觀照自己的思維與感受,無論這些感受是什麼,都是一種自然的體驗,將自己的想法與內在對話記錄下來,以便針對核心信念與想法進行改寫。

將雙手放在心輪,向內集中,祈請: 「在我的身心中,所有與這件事認同的部份,都已經發生,」

(內在集中,靜靜的去感受這個事件升起的感受)

聲明放下

「這些事件已經發生也已經結束了,我不再與之認同與共振」

(內在集中)

整合 - 清除信念

「它們在身心中所儲存的地方,都已經被療癒」

「佛啊 /造物主啊,謝謝你幫助我療癒了這些地方,所有事件的源頭都已經被療癒」

「我感受到了喜悅,寧靜,並重新與真我連結」

整合 - 選擇信念

在療癒後,你所希望自己是什麼樣子, 會如何回應生活,我會是個什麼樣的人,選擇一個你想要的自己,並不斷的回到當下,也可以先寫下這樣的自己,並在療癒過程中進行複述。

與自己的家族團隊進行對話

與我有關的家族成員與祖先們,你們不再需要與過去的失落,受創有所連結,你們不再需要認同死亡時所感受到的驚嚇,哀痛與失落,無論那個瞬間發生了什麼,這些讓你無法得渡的部份,都不再是事實,你現在是完好的 ,安全的。為了能夠讓你們安好的繼續前進,能夠進入喜悅的光之中,我們會為你導告,使你能夠接受並進入這喜悅自在的光之中,繼續前進。前進,前進,到彼岸。

「佛啊 /造物主啊,感謝你重新將這一切整合在一起,並將他們與當下連結在一起。 」

「我允許與接受療癒的發生與轉化,感謝您令這一切得以發生。」


2022年7月20日 星期三

海釣前的夢

 今天早上作了一個夢,夢見有一隻鵝一直含著我的小腿不放,一開始沒有很在意,但大為牠一直含著,所以我就稍微甩了一下小腿,我記得我明明甩的很小力,但那隻鵝好像因為我的甩動扭到脖子,害牠進入半癱瘓狀態,下一幕是牠的孩子走過來好像因此而認不得是自己的母親,然後就把牠踩在腳下,這個時候我開始出現難過的情緒,再下一幕可能是識隨境轉的關係,那隻鵝母親身體瓦解了,只剩一個顆心藏包著外皮在跳動,然後我開始哭,於是就醒了。

早上我醒來的時候在想,是什麼事引發這個夢?會不會是水果讓我有點防衛,但應該也還好,大概就二成防衛,不至於出現這樣的夢,然後晚上的時候,姐夫拿了一個釣桿要教我怎麼去海釣,我突然想起來,對也,釣魚,會不會是因為我知道周六要去海釣的關係?

2022年5月29日 星期日

生命藍圖、界限、開放性

上個月在clubhouse參加了一個讀書會,讀書會的形式是主講人頌讀著自己喜歡的書,讀完一小段後,再與大家討論,當天讀的書叫「靈魂出生前計畫」,有一段,大概在說療癒與出生前計畫的關連,靈魂會透過相反的事物來學習相應的主題,於是透過計畫來體驗這一世想學習事物,因此聊到了前世的經歷,於是我分享了一段故事,一段沒有解完的夢境,沒想到碰到高手幫我解完剩下的部份。

某一日,我夢見自己睡在一個大通鋪,好像在排隊等些什麼,突然看到有個女生睡在我旁邊,於是就讓出自己的位置給他,自己則睡在她腳邊(呈T型那樣),因為排了太久,起來想詢問老闆跟老闆娘要還要等多久,瞬間看到老闆跟老闆娘自己也受傷了(那時候才知道是靈療),我想說連老闆自己都受傷了,那我先走好了,然後正當我要離開時,有位師姐叫住我:「你要不要等一下,某個師姐快好了!」,我心想反正是幫我媽問身體健康,那就等一下好了!

下一幕終於輪到我了,那是一個圓型的大廣場有點像羅馬競技場,中間放著一張椅子,看起來像是治療的地方,當輪到我時,師姐叫我坐在中間的椅子上,然後讓我閉上眼睛,引導著我不斷地念「天倫網常,夜宿九江」,於是我就很專心的念,念到很專注時她突然對我說,你的靈魂需要受傷(在夢裡同時有受傷與失戀,雙關),然後畫了一個愛字,當他寫到心時,突然進入圖像同步口譯模式(就是圖跟領會同時出現):「因為靈魂住在心裡,而愛是指 > 1 (大於一人)」,後然跟我說我在24失戀一次33會失戀一次, 後面當我要繼續聽下去時就醒了。

醒來以後我一直在想,這個夢境到底是什麼意思,於是想到前一天某個女性友人失業,當我在安慰他失業時,突然感覺得自己身上升起了性慾,於是我告訴自己,「我這人真有病,這樣也有性慾」,應該是這一念: 「我真有病」,引發了這個夢境。

後來我查了一下**「天倫網常,夜宿九江」**是什麼意思,好像是在回答我前一天對自己說「有性慾真是有病」這句話,因為「天倫」在說正常的倫理關係,綱常指的是分明的界限,「分明的界限」,至於九江我只知道在四川,什麼意思不太清楚,但就在讀書會中分享了這一個故事以後,有位高手告訴我,九江位於四川,而四川是一個對於女性很開放的地方,而我對這件事顧慮比較多,於是透過四川的九江作為催眠引導語句,想不到夜宿九江的寓意這麼深,原來我的內在智慧這麼能做詩呀!

本來對於這個夢境一直以來的認知是:「籍由學會原諒,進入同理的擴展,是我生命藍圖的一部份,所以夢裡面跟我說,需要學會受傷,所以吸引受傷的事件就變成達成的手段」,但是上周發生了一件事,讓我看到這裡面其實還有另一個面向,遠比「原諒」及「受傷」還要更「原型」,這是以前從來沒有想過的,原來這才更接近內在智慧「天倫網常,夜宿九江」所真正要傳達的東西。

衪要傳達的東西,不只是藍圖,真正在說的是界限,這裡的限,是「限」而不是「線」,它是一種 boundary 而不是 line,但又不完全只是 boundary,而是因為有了 boundary,我才能保有一個具足個體性的我,才能有真正自由的我,一個不受他人負面影響的我,卻又能與人交流不失去擴展的能力。

上周的時候,姐姐突然傳來訊息,提到她有位半劑疫苗都沒打的同事,中午吃了幾口飯後,就毫無預警的倒在她面前,我姐姐趕緊拿起他的手機連絡他的家人,打了一下午好不容易連絡到,但他已經走了,這位先生似乎是朋友眼中的心靈導師,他與家人的關係不太好,太太知道他的死旭時很冷漠,隔天早上,我正刷著 facebook,看到那位先生生前沒有完成的夢想,其中一條是,交一個心靈女友,越看越令人難過,於是乎,我一直在他的臉書上翻找,到底在找什麼呢?我似乎停不下來,想找到他的朋友圈中有人在意他死旭的證明?想知道他的走是有價值的,想找到當一個人走的時候,能夠不被忽略的證明!!

想起一句話: 「陌生人是你最親密的家人?」,這是一位急診室醫師在觀察了無數的臨終病人後,所下的結論,因為很多時候,人生中能夠陪你最後一段路的人,通常不是家人,而是陌生人,就像這位先生走的時候,幫他打電話替他著急的是我姐,而不是別人,記得以前分享過這句話給一個朋友,她聽到以後,生氣的直跳腳,因為對她而言,家人才是最重要的,怎麼會是不相干的陌生人?現在想想,難怪我是對陌生人開放的五爻人!? 但這樣說其實很不正確,因為五爻人是異端,是不合於群的人,但正因為不合於群所以他才會擁有其他人的觀點。

所以那天早上,我到底在翻找些什麼呢?我問自己,如果我死了,需要別人記住作什麼? 我為什麼要去看當人走了以後,到底有多少人會提到他?這能代表他的價值嗎?被人肯定是種價值嗎?被人否定是種價值嗎?所以價值到底是什麼呢?價值的追求是一個被人固化的內在經驗,透過這條被固化的道路,好讓人有一個可以依尋的方向,但價值本身卻來自對內的連結。

想到這裡,我問自己,價值是不是一種界限(限o / 線x),如果我有價值可以參考,那麼我就有一個可以依尋的方向,好穩定自己,好告訴自己,這樣走下去是對的,是穩定的,是凝聚又擴展的!當我沒有價值可以參考或感受不到價值,就會因此而懷疑這一段人生路是不是走錯了!能夠走向價值完成是不是一種分明的界限?不能走向價值完成是不是一種相對模糊的界限?能夠擴展是不是一種界限?不能擴展是不是一種界限?我到底在說什麼?

界限是不是一種自由,我想專注卻專注不下來是不是出自一種界限的模糊?煩是不是一種界的失衡? 不屬於我的事 ?不屬於我的工作 ?不是我想做的事 ?不是我想投注的方向?不是我想承擔的責任?不是我想進入的時機時間點?不在對的狀態裡,這些是不是一種界限?我告訴自己,停下來吧,別再滑手機了,這件事不甘我的事,我為什麼要去找他的價值留存的證明?我停不下來,是否也是一種界限的失衡?

有一次,在住家的公園旁,看見一個約莫小一或幼幼班的小男孩,被腳踏車壓著,倒地起不來,眼見他掙扎了許久依然起不來,於是我上前問他,需不需要幫忙,眼見他沒有需要幫忙的樣子,於是我站在一旁看著他,心裡有份直覺,「這是你人生的責任,向人請求幫助是你人生的責任,你得學會這些」,所以我站在一旁看著他,等著他開口。如果我因此而告訴自己,我怎麼可以成為一個這麼冷漠的大人,怎麼可以見死不救?如果我沒有一個穩固的內在價值,就很有可能因此而被他人的觀點影響,而掉入一種不得不的情境中,事實上,情緒勒索就是這樣來的,正是出於界限不明而產生的。

我想到讀書會裡面的一句話,大概在說,當生命回顧自己的一生時,不免會感受到此生中對他人造成的傷害,但如果這份傷害是出於自己的信念,出於保護,會比較沒有那麼難過,也比較不會因為業力反向學習的法則,而在下一世的計劃中過度校正自己,而如果這份傷害是出於好玩,那可就不一樣了,我比較不喜歡業力法則這個名詞,因為它已經被人給濫用了,不如回到它最原初的樣子來理解它,那就是其實這個世界一直有個系統心靈在背後運作著。

這個系統心靈在保護著每個一人不要被排除在外,所有人都是一份子,只有確保每一個人都是一份子,才能讓所有人都能體驗到自己的精彩,自己的獨特,只要有人過度的排除他人而產生失衡,就會有其他人上來補位,看起來像是別人來幫你承擔,幫你補位,幫你一起走過某一段人生路,但最後的失衡都得靠自己來完成。

噬罪者 整部戲的主題都圍繞在,當一個人無法承擔自己犯的錯時,其他人會自動補位,而這個補位效應並不會讓情況有所改善,反而會讓問題牽連更廣,最後當事人反而需要承擔更多,所有的外境都是服務於自己,都是為了重新確認,當前我所實現的自己,所面臨的一切,是不是就是我想成為的人,是不是就是我想走的路。

人生所經歷的一切,都是有意義的,都是為了成為你想成為的樣子,換句話說,直到你能夠肯定今天我之所以為我的樣子,才能發現過去所經歷的一切,都是有意義的,都是為了成為當下這個你所喜歡的自己,直到找到自己的界限認識了自己的界限以前,都會遭受到界限不足的侵擾,它可能是過度努力,過度尋求認可,自他課題無法分離等議題,無一不是在告訴我們,找出自己真正的界限才能發現自己真正的依歸,離水之魚,即便上了岸始終都得找到回家的路。

(噬罪者 - 楊念純的作品《越界》,2019年播出的台灣電視劇集)

2022年3月18日 星期五

我是光,我是花開花落

我是光,我是花開花落

如果你是一份禮物,衪會是一份什麼樣的禮物,這份禮物又該叫什麼呢? 我問自己,閉上眼慢慢的感受,於是心眼閃現了二個字: 「一致,一體」。

水並非來自於容器,而是世界,倒只是讓水溢出的方法之一,二者都是同一份水,沒有倒與不倒,內與外的區別,也沒有給與不給,付出與不付出的問題,二個杯子裡面的水是一體的,只有回報,因為回報來自湧泉。

昨天我走在路上,對自己說:

我是光,我是花開花落,光透過我,流經我,但衪不是我,透過我,衪要流向誰,要以什麼樣的方式流向他人,那是衪創造的奇蹟,而不是我,愛不是我給出的,衪只是流向我,透過我。

當下,一股舒爽的電流感,流遍全身,那是我與高我連通的暗號,好像在說:「孩子,就是這樣,事情沒有那麼難那麼複雜,你終於接觸到了。」


愧疚感

愧在生命中的作用

最近開始昇起換工作的念頭,憶起每次開始決定要換工作時,下意識會為了不要帶給別人麻煩,所以無論年資多久,總是會提前半年到三個月就告知資方,但內在的自己知道,雖然表面上是不想帶給別人麻煩,實際上卻有個「不得不」在後面影響著我:

「我感念別人給我機會,不該帶給他人麻煩,所以一定給的比較多,但如果我認知道自己傷害了別人,或對他人有所虧欠,那我會很難離開!」

我似乎為了防止這件事發生,而下意識的過度工作,想想自己真的很天真,都工作了這麼久還有這麼純真的念頭,但捫心自問,自己是真心感念給我工作的人,就算它只是一㮔等價交換;想起上個月到佛化人生上課,老師一見到我的字就說,你是個純真的靈魂,心裡很開心,但開心的同時也很清楚這後面有多少的自討苦吃。

因為感念,所以總是帶著一種愧疚感,離職前總是自我犠牲似的過度工作,最近這種現像又出現了,我知道是時候做內在工作了,於是把我對於愧的感受及愧在生命中的作用寫下來,當我能清楚覺察它才有機會改變它。


傷害的正負面意圖:

人透過傷害來有愧於對方或單純的讓歸屬失衡,當我有愧於對方,罪感會令自己想要補償,當我無愧於對方,便能在歸屬失衡的狀況下保持獨立,反過來說,人透過被傷害,好讓自己無愧於對方/團體,但也會因此而抓住被傷害的情境,並籍由憤怒來排拒這份感受,而造成了內在分裂,內在分裂使我與真我越來越遠,於是防衛遮蔽了我真正想要的,對自己的愧與低自尊便慢慢出現了。


愧與傷害:

「對不起,是我不好,我應該......但沒能夠..... 。」

「如果當初我.......就好了。」

「我不屬於你,我不屬於..... 的一部份。」

傷害的正負面意圖:

人透過傷害來有愧於對方或單純的讓歸屬失衡,當我有愧於對方,罪感會令自己想要補償,當我無愧於對方,便能在歸屬失衡的狀況下保持獨立。

透過愧,能令我們產生貢獻,好讓自己歸屬於某個群體,當我無愧時便能將自己獨立出來,而不再需要依附於群體中,愧本身的正面作用是為了平衡歸屬,當我透過愧或其他方式,直接或間接的無愧,便能脫離歸屬,有機會讓自己進入一個更大的自己當中。

如果是因為誤傷他人而生愧,這份愧感,便綁住了我與被傷人間的關係,於是綁住的關係形成了動力,並透過這層動力主導了平衡關係連結的方式,它可以是單純的平衡而脫離,也可以是平衡後進入正循環,也就是消業或造善業二種方式。


被傷害的正面意圖:

被傷害是一個可以離開愧的方式,透過被傷害所以我可以很理直氣狀的說:「我無愧於你!」,透過被傷害,便有足夠的獨立性得以離開歸屬。透過被傷害的事件,會有二件事在進行:

確保你是我不要的:

「你怎麼可以這樣對我,我不想成為你那個樣子,透過不想成為你的樣子,於是我就能獨立於你,我就能確保我不是你,我不會成為你。」

不受牽引而獨立:

「你怎麼可以這樣對我,想放掉這個痛而想方設法排除對方,這樣我就可以不再受對方牽引,而能夠獨立於某個群體。」........

後者的情境很多,比如M男本來對於離職這件事有一些考慮(愧),但因為在公司碰到了一個令他很討厭的A男,於是透過吸引受傷的情境好讓自己獨立於A男,順勢獨立於當前的公司群體,於是他能很準切的離職。


生命中與愧有關的夢境:


💬 有次 我夢見自己是毒品查緝人員,跟今世的哥哥,潛入一間制毒所,最後被人發現而群起攻擊,而事件的源頭來自於前一天公司聚餐中的對話:

「A女:該如何描述雙子座。」 「我: 蜻蜓點水。」 「A女:對啊,雙子座就是花心。」


我看見O男的表情變疆,他受傷了,但我的本意不是在說花心,而是這樣的人比較活在當下,於是這份愧疚感一直留在心中,當天晚上便在夢境中反應出來。它引起了內在的被害感,好像我就是O男一樣,而愧的作用是為了讓自己能夠平衡歸屬關係中的失衡(我間接傷害了對方,雖然我的本意並非如此,好像在告訴著自己,不要只看見傷害的事實,而是要看到背後的意圖)。

這些夢境在告訴我,要試著去同理或看見,自我保護的背後是為了維護什麼,當人無法做到時,會感受到被傷害,於是昇起內在憤怒試圖排拒受傷的感覺,但是當有天發現那個你曾經怨懟的人,其實是自己的家人,或你很良善的把對方當自己人,愧疚感便會升起。

這一類的愧多半是由被傷害而來,當我被某個群體傷害了,便能夠在心裡上獨立於那個群體,這是它正面的作用,但我也失去了歸屬某個群體的支持,同樣的,當我因傷害了他人而感受到愧或罪,他們的正向作用便是為了讓歸屬的失衡重新平衡。


原生家庭與愧產生的連結:

年幼時,母親是保姆,所以整個小學放學回家的生活,幾乎都在照顧baby,那時候的自己沒有照顧他人的能力,有幾次沒抱好差一點讓baby 掉在地上,那是我有記憶以來第一次知道愧是什麼,什麼是由衷的對不起。

父母年邁,知道他們不會陪我太久,當時的自己很小,沒有能力幫助自己的家人,只知道唯一能夠有所貢獻的方法,便是將自己的需求先隱藏起來,轉而先滿足其他人的需求,由於當時家裡不平靜,年幼的我沒有能力承擔與改變這些,於是愧疚的心理讓我能夠幫我將補償的動能儲存下來。

另一個部份則是姐姐承擔太多,看到家人的自我犠牲,於是產生了愧而想獨立承擔,這也跟自己的人格特質有相應,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我是家裡最小的,但卻有一點老大想承擔的特質,想承擔來自想要有所貢獻,想證明,證明自己的努力可以幫的上忙。


愧在不同歸屬間的動力:

國三時,學校透過個人成績進行分班,總共分為 A+/ A / B 班,A+ 為高中升學班,A及B大多為職校或不想讀書的學生而準備,那時我被分到A+,但因為自覺家境不好,不太可能讀高中,也許高職出來就得工作了,於是有天說服我父親寫了一封信,目的是幫我從A+班轉到A班,我沒有說明太多理由,只說我不想念高中,但沒有說明其實我不是不想念高中,而是覺得家境不允許自己念高中,還記得那時候,父親寫的不情願,因為他覺得我不長進,老師看到那封信時也很不悅,他覺得我自甘墮落。


💡 「我不該為自己著想,我應該為家著想,當我為家著想,則愧對了老師對我的期待,也愧對了父親對我的期待,當我滿足了別人,滿足了家,卻又愧對了自己的需求」。

無論我怎麼選,只要它不是內在真正的渴望,我都會有愧疚感,只是先來後到的問題。


愧對自己:

沒能活出真實的自己,沒能好好待自己,愛自己,這對當時的我來說可能不是個問題,因為不覺得是自我犧牲,也不覺得有什麼,但事後回想,會覺得有愧於內在真正想追求的。

愧對別人:

沒能好好的待別人,來自於小我的緊縮與投射他人對自己的期望,或投射他人的需求,期望或投射當時的對方想要或需要什麼,而我可以補上這份需要,但事實上他不一定是真的,也許只是自己的需要被投射出去,

大學時,有一回父親與姐姐上演全武行,我忘了出於什麼原因,他們幾乎要打起來,我為了保護家人,搶下父親手中的棍子,嚇阻父親的暴力,由於雙方都是我的家人,嚇阻的當下我不得不進行切割,不得不選邊站,這讓我很痛,因為我二邊都不想傷害,在搶下棍子的同時,我看見父親的傷,父親的無助,他一直認為台灣的家不是他真正的家,這次的衝突帶給他的撕心之痛,在我身上也同樣在發生。

也許是因為我也感受到了同樣的撕心之痛,當下我看到了父親也有自己要保護的東西,而我因為無法在第一時間處理而傷害到他,這股深深的愧疚與罪惡感,令我常常莫名的會去同理那些讓我感到受傷的人,這一類受傷的情緒,所帶來的無價值感,總是會連結到父親,他過逝後,我總是問他,「我是否為你感到驕傲!」,這個問句不只是為了尋求價值,而是在說,「對不起,曾經傷害了你,其實我也在做有價值的事,你看見了嗎?」

當我保護了姐姐,便傷害了父親,對父親的傷害會在後的日子中償還情緒債,這既是對他的愧疚感也是對自己的,如果我能同理父親便能在不傷害父親的情況下保護姐姐,又或者當我事後看見父親的傷也能進行彌補時,便能在保護姐姐的情況下又能修復父親的感受,也不會在事後產生愧疚感了,所以從核心來說,愧是一種讓自己回到大我平衡的訊號,它是一種歸屬失衡的訊號,包括了與大我歸屬。




2022年3月6日 星期日

夢境 - 人偶無心


有次我載著耳機,專注的在寫程式,忽然聽到姐姐和姐夫正開玩笑說著某些話題,當下好像忽然掃到表面言談間沒有被說出口的話或情緒,這是一種熟悉的感覺,心中忽然閃過一念,或一種違和感,瞬間有沒有念頭我也不太清楚,如果有念頭大概是對自己的心裡說「唉!為什麼人與人間,只能是這個樣子,為什麼是表面的歡樂」。當日晚上我做了一個夢。

「我正背著姐姐,從一個小屋內欲跨出窗外,窗外是一個熱閙的慶典,當我正跨出窗外時,姐姐的頭掉下來了,原來是個人偶!」

人偶像徵無心,流於表面,機械,沒有溫度,沒有感受,對比於真正的家人,應該是有溫度,有心,有感受,不流於表面的,人偶是否也代表我無法找到或看見彼此的共通性,無法接納彼此的共通性,所以才覺得是人偶,或者它代表我的渴望,而人偶是在警醒自己,不要像這個樣子,或者它在說去看見人偶的心在哪裡,人偶不是無心的,他們是有心的,只是我需要學著去看見他們的心。

窗外的慶典似乎代表了一種渴望,渴望走向豐足,渴望走向情緒自由的豐足,好像豐年祭那樣,不再壓抑,不再試圖掩飾自己。

OH卡 - 烏克蘭 - 傷害/被傷害


最近心很煩,陷入中長期的情緒低落,事情的主因,出於一直不想面對的被遺棄或無價值感,想起前陣子一直在追劇,那個時候就該處理它了,現在發現追劇只是逃避,於事無補,反而會將情緒壓入更深的地方。上周我坐下來問自己,最近的人生課題是什麼,於是閉上眼睛等待答案浮現,不到二秒閃現了一個畫面。

畫面是我正打坐靜心,念著慈經(念慈經是因為,某日看到克蘭被入侵的事讓我很痛苦,那種痛苦像是被丟棄的感覺,當下我很清楚烏克蘭事件只是痛苦情緒的導火線,真正的課題是生命底層中傷害跟被傷害的經驗,因而開始念慈經,既是為了給烏克蘭也給我自己)

於是我問OH卡,對於這件事,在過去,現在未來的時間線上,OH卡有什麼要告訴我的。 

過去,現在,未來,在時間線上有三個位置,而OH卡在特性上有分為圖卡跟字卡,圖卡必須要跟著字卡配合一起讀,所以總共有六張卡,要抽六次,抽的方式是用直覺,使用直覺時,除了直覺的受訊要好之外,也要能夠區分小我蓋台跟直覺收訊的不同,才能夠區分,到底哪一個訊號是小我,哪一個是直覺,不然很容易會抽錯。

抽的時後是先抽三張圖卡(OH卡的圖卡,沒有固定的牌義,完全看當事人當下如何解釋,只有字卡比較有明確的意義),左是一隻貓,中是辦公室,右是一位母親,然後再抽三張字卡,分別是罪惡感,父親,姿態,之後再將圖卡與字卡排在一起解釋。 

 

第一張卡的貓像在說,一隻受到驚嚇而想攻擊的貓,背後是山洞,像徵自己安全的堡疊,也像是當恐懼發生後的戰逃反應,戰的時候露牙,逃的時候回到山洞,也象徵保護,字卡則對應到「罪惡感」。

第二張卡是一個嚴肅有條有理的辦公室,辦公室裡沒有人,給我一種嚴格管理的制序,卻少了情感的粉圍,對應的字卡是「父親」。

第三張卡的母親,用雙手抓著他的孩子,像是在專注,警醒的方式對著他的孩子說話,本質上出於愛,但方式卻有種警醒的味道,對應的字卡是「姿態」。


字卡出現時,其實我有點懷疑自己是不是有通靈,它反映出來的東西跟我內在的認知完全吻合,尤其是第二張直接出現父親二個字更是讓我驚訝,因為時間線上的六張卡讓我想到一件事,這件事跟傷害被傷害的主題有關,也跟父親有關,跟OH給出來的線索是一致的。

解的時候我主要以二個方向來解,一個是事俗解,一個是玄密解,這二者只是時間上的脈落不一樣,但其實都是同一回事,事俗解的部份,先試圖描述圖卡代表的意義,再回到感受上去找與生活中相關的人事物。


事俗解

過去(成因):「憤怒,害怕,自我保護,戰逃」-「罪惡感」

現在(成因解):「制序,嚴格,理出頭緒,試圖正確,沒有情緒,專注routine」-「父親」

未來(成因果):「母愛,保護,警省,出於愛專注提醒」-「姿態」


過去

如果要描述我跟父親的關係,第一個映入眼簾的事件是某次的家庭衝突,這個事件同時滿足了「罪惡感,戰逃,保護」,有次父親因為某件事,很憤怒的要追著姐姐打,我為了保護家人,搶下父親手中的棍子,嚇阻父親的暴力,雙方都是我的家人,嚇阻的當下我不得不進行切割,這讓我很痛,但同時也看見父親的傷,父親的無助,也同時看見自己為了保護別人而沒能看見對方也有自己要保護的東西,而傷害到他人,這股深深的愧疚與罪惡感,使我常常莫名的會去同理那些讓我感到受傷的人,而這一類受傷的情緒,所帶來的無價值感,總是會連結到父親,他過逝後,我總是問他,「我是否為你感到驕傲!」,這個問句不只是為了尋求價值,而是在說,「對不起,曾經傷害了你,其實我也在做有價值的事,你看見了嗎?」

現在

辦公室,說明了我現在所做的事,透過書寫閱讀,條理化,規範規律化來保持平衡,除了說明這種特性遺傳至父親的特質以外,「過去」與「現在」的關連,反映了這件事的成因與解法都來自他,意思是,因為他,我有罪惡感,有傷害與被傷害的議題,也因為他,我找到了可以疏理的途徑。

未來

一開始我不是太懂「姿態」在說什麼,後來明白,「姿態」指的是可以被展示出來,或可以被他人投射所認出的部份,當我們說某人有某種「姿態」,其實是一種投射,我們投射性的認為某人有某種「姿態」,而對方可能也需要這種投射,所以「姿態」是為了提供一種投射,讓他人把某些感受或映像,投射在我身上,而透過投射,我也可能會成為他人所投射的樣子也可能不會,單從圖卡來說,這是一種愛,一種專注警醒式的愛,像是照顧者的愛,而我可能會帶給別人這種投射,或者我可能也呈現這種投射,這二者可能是交互產生的。


玄密解

玄密解的部份,我回憶起過去所做的某個夢,夢的主題跟「傷害」「被傷害」有關係。

---------

在這個夢裡面我所伴演的職業角色,大概是屬於幫人仲裁這一類的職業,本來是為了替某家族仲裁一些事,在仲裁的過程中由於必須提出某些資產證明,因而意外的把家族中某位老媽媽的資產公佈,隨著這一幕的劇情結束,下一幕則是我繼續朝著自己的目標向前飛奔,這種飛奔向前的夢境我很熟悉,因為從小到大重複很多次,都是夢見自己正跑步往前衝,但是每次都不知怎麼地跑也跑不動,因為這種夢重複太多次,後來學會不要用跑的,直接在沙地裡用手滑,自從學會了用手滑以後,每次夢到類似的夢境就算自己跑不動了也無仿,因為我可以用手滑,而在這個夢中我也是用手滑的,但不知怎麼的,速度還滿快的,甚至比用跑的還順利,很像在溜滑板,當我衝到一半時,突然有人從後頭抓住我,當我回頭一看,見到那位老媽媽,夢境中的直覺告訴我,那位老媽媽已經過逝了,而且是因為我的關係,由於意外公佈財產,導致家庭紛爭,最後害老媽媽過逝了,下一幕則是我看見自己被對方推下河,淹死了。

----------

夢裡的主要視角是我自己(即幫人仲裁的人),做夢的當下我是以自己的視角去解讀這個夢,但後來發現,其實二個都是自己,因為夢裡面的老媽媽,個性溫和,隨順活在當下,很像母親的性格,而內在底層的自己很像她,或者說某一部份的自己很想成為她,但她也是我的一部份,而那個仲裁者的性格則來自我父親,我現在的職業是工程師,這是我的顯性人格特質:「條理化,制序化,修正事情,讓事情回到應有的地方」,但我又不是典型的工程師,是的話就不會在身心靈的路上走了十多年了。

感覺上,底層的自己,是那個老媽媽,顯性的自己是那個幫人仲裁的人,但實際上我是那個老媽媽,只是這個夢是以對方的視角來看這個故事,所以我可能是老媽媽,因為這個事件而恨了對方一輩子,而這輩子透過活出對方的樣子,來理解對方,以達成平衡(後來我去上家族排列,讀到一些華人社會的排列個案,似乎有文化大革命殘留下來的家族業力,讓我想到,這個夢很像在說文革,而我是外省人第一代,父親是從大陸過來的,而遺傳主要來自祖輩)。

如果以這個夢境當作過去,罪惡感則是在說因為誤傷他人的罪惡感,或沒能看見他人珍視的價值,沒能看見對方也有要保護的東西,透過投生到這一世的父親,形塑我的性格而達成某種平衡。


3/7 補抽關於罪惡感

問:我需要二個元素來補充說明關於罪惡感這件事,想問OH 會給我什麼建議,於是跑出左圖這二張,當我再抽字卡時,閉上眼問OH卡,是要以洗牌隨機掉出的方式抽 ,還是以將牌面攤開的方式抽,因為直覺認為,字卡是很特定的,屬於表意識的東西,似乎不適用於補充說明這種完法,很怕會抽偏,結果在洗的過程中,先是掉出四張牌: 「停止,混亂,壓㧕,弄巧成拙」,心想是不是說不要抽字卡,但沒有理會,放進去再洗一次,補洗二下掉出尷尬二字,我想大概是不適合抽字卡吧,於是便不抽字卡了。

左圖:
但這張圖中我聚焦在,其實杯內杯外的水是一樣,杯子只是容器,水並非來自於容器,而是世界,倒只是讓水溢出的方法之一,而水指的是情感或能量,當有一體觀就沒有倒與不倒,內外區別,給與不給,付出與不付出的問題,二個杯子裡面的水是一體的,只有回報,因為回報來自湧泉。 

右圖:
這是一個單一的個人,在一個封閉的室內看著窗外,像在用一個框架觀察著他的世界。

所以與罪惡感相關的元素來自於,缺乏了一體觀,小我的自私心以為給的是自己付出的是自己,傷害的是自己,其實根本沒有這回事,水只是流來流去而以,水並不屬於我,只是透過我,流過我。





















2022年2月18日 星期五

日記/夢境 2022-02


這個夢境中,我是某個場地的主人,其他人應邀而來,裡面有劉哲季還有其他人,當他們無意間做了一些事,而我不問原由,在不理解對方的感受下說道:「你們都給我出去!」,於是劉哲季爆發了自己的怒氣,上演了一直以來不斷重演的被害夢境。

這個夢中,我行使了自己的權利,而這個權利傷害到了其他人,使我必需被迫回過頭來處理烙印在自己身上的印記,為什麼呢,也許是因為,我覺得可以有更好的作法,也許是因為,你我其實都是一家人。


它像什麼?

它像是一個等著被撕下來的標籤,一直貼在那裡,老是會被我看到覺察到,但卻不知如何是好,它不只是信念的標籤,意念的標籤,也像是能量的標籤。


有什麼相關的事情是類似的嗎?

之前有過一段夢境,這段夢境發生在公司聚餐後,我夢見自己是毒品稽查員,跟今世的哥哥,潛入一間制毒所,最後被人發現而群起攻擊,我的內向性格,或給人的距離感是否源自這一類的事件?


衪是否在告訴我該如何做?或者我現在的困難是什麼?

我能夠去同理別人為什麼這樣,但那個烙印依然在我身上,三不無時仍然會引動,吸引相應的情境,好讓我去解決,但我不知道該如何解決,我該接受自己同理自己,還是得超越自己?我不知道這種超越指的是努力式的超越還是源自接納的超越。

衪要我去同理受傷的感覺,同理被害的感覺?而疏離是個相對安全保護自己的狀態下去感受這一類的事嗎?這會不會又造成下一個業呢?

如果我的課題需要透過間接解決疏離感或距離感,那麼我會如何設計自己的人生,又或者,我是因為什麼原因而需要透過解決疏離感或距離感來達成的?它源自於什麼?能受傷,會受傷,轉而理解別人,疏離的正面意義是對自己還是對他人,該承擔還是超越?

問到這裡,突然有種懂了的感覺,這是一種生存策略,因為重感情,為了保有個人空間的生存策略,我有一對能當祖父的父母,從小的需求不會被聽見不會被滿足,同時我意識到他們的年紀比較大,當處於兒童的階段尚未發展出足夠的能力時,我沒法照顧他們,唯一能夠貢獻的是收束自己的需求,不要惹麻煩,所以當別人問我要不要吃什麼,要不要做什麼,如果會麻煩到別人,我會下意識的說「不要」,但沒說出口的話是: 「這樣會不會太麻煩,如果太麻煩就不要」。

也許這是一個承擔受傷的設計,沒有自我認同的設計,想尋找身份認同,但又無法密得一處確定感,沒有認同意味著不是自己也不是別人,我沒有身份而很想要有一個身份,因為沒有身份所以也很難是別人,因為完全融入別人需要一個安全的認同,而我沒有嗎? 或者我是一個認同很容易變動的人,而我在抗拒這份變動?

如果我沒有疏離,會是什麼樣的人? 會碰到什麼樣的問題是我現在的自己所「無法承擔」或有所「不足」的(G Center get involved),而我因為有了疏離,反而成為了什麼樣的人?可能迴避了哪些問題?

如果這是祖先的課題,我會不會承擔了我不該承擔的?

突然想到小時候母親本來不想生我,但因為羊水太多而無法墮胎,最後把我生下來,每次我跟朋友說道這件事,別人總是會說:「這對你會不會有什麼影響」,我多半回答,「沒感覺!」,或許這個問題是一層包一層的!


家排族排列主要在處理系統層面的問題:

1) 莫名情緒 - 我不屬於家裡的人。
2) 奇怪的念頭,對於生存這件事是多餘的 - 沒有出生或沒有得到認可的家族成員。
3) 努力了很久仍然無法找到動力與方向 - 可能認同到家族成員中未盡之事或沒有動力的人事物。
4) 家族的疾病。
5)  自殺者,沒有存在的意義,希望我走了以後事情就好了。

以上五種,我似乎有過135, 對於墮胎墮不掉這件事,對我而言有沒有實際上的影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