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iral Dynamic 為一位心理學家Clare Grave所提出的,Clare Grave由於對不同心理學模型之間的衝突與整合感到困惑,於是花了數十年的時間與學生討論什麼是「健康的人格」,他每隔一段時間就問一次,結果發現不同時期的人們,對於「健康」有不同的定義,也就是「健康」是跟「環境的和諧」與「成長階序」有關的,環境所帶來的挑戰與自身狀態的互動形成了「健康」的定義,於是歸結出八種集體及個人演化的階序,不同階序的人不容易了解彼此,除非我們在人生的路上也走過那條路,或者己達成自我和解,才能夠了解其他階序的行為。
我們常常會在網路上看到不同的人為了不同的觀點而彼此漫罵,用Spiral Dynamic的模型可以看出這些人其實正在不同的階序上成長,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不同人正處於什麼樣的成長背景,而這些階序也可以套用在其他領域,為了避免人們將階序以「高低」的方式解讀,而將其加入色彩編碼,一共分作八種顏色,如上圖。
各階序簡介
1) Beige – Instinct Self(個人) - Survival Level(集體):
關乎於我與個體的生存,眼裡只有「我我我」 —— 如身心年齡 0 到 4 歳的小孩,小嬰兒的生命中一切都只為了生存,生存是他唯一知道的事,對他人與社會不關心也不敏感,當我們生存備受威脅或死亡逼近時,或多或少也會進入這個狀態。-----------------------------------------------------------------
2) Purple – Magic self(個人) - Tribal Level(集體):
他們遵守部落的玄秘因果法則(沒有獨立的心智産生質欵)及習俗,無條件遵守領導及長者的意見,完全沒有個人主義的個體性,也就是他們不會站出來反抗家族,也不會為了個人的慾求而脫離家族,當家族成員間的認同都建立在家族的維繫及生存上時,如果有家族成員出走,家族成員的認同及價值感就會動搖,本來我的快樂是因為有你在,現在你離開了,我的快樂就少了,因為這個階段建立在家族的生存上,所以也有家族生存上的恐懼(家族的完整),因此也會有無力感(相互依存)。
我們每個人都經歷過這個階段,不是被迫無條件接納自己的家人,就是被家人接納,甚自走上自我和解的路,最後學會接納自己,當一個人有足夠的自尊得以接納自己以後,才有足夠的個體性可以反抗家族。當這個階段要走向下一個階段時,他們渴望打破家族帶來的恐懼與束縛,以追求自己想要的。
-----------------------------------------------------------------
3) Red – Warrior self(個體) - Worldlord level(集體)
當有那麼一二個人作為部落的領導脫穎而出時,這時集體層面便開始進入第三階段。有別於第二階段,第三階段回到了第一階段而開始關注「自我」,也就是「我的需要」,因此部落道領便開始搶奪其他部族的資源,如果放到個人層面,它就如同青少年的反判期,他們無來由的對抗束縳自己的事物,就好像自己懂得一切,而其他人都是笨蛋,這個階段的課題就是學會「對抗他人,為自己發聲」,比如當第二階過渡到三階時,有些人天生就覺得自己沒有「擁有」的權力,而百般的順從他人,直到碰到戰士原型的人折磨自己,好讓自己最終也能學會反抗而開始進入第三階。這個階段有強烈的自我,當他們想要什麼就要立即得到,不管你允不允許,當他們想要就是要得到。他們認為自己主宰著環境,很自我中心,很驕敖,不想考慮行為的後果,毫無罪疚感的行使個人力量,無法容受罪疚感反而責備他人,因此很害怕丢臉,不惜一切避免不受尊重與丢臉的情境,也就是這個階段既要學習為自己發聲,也需要學習建立一個清楚有界限有結構的自我,為自己發聲不是越俎代苞,害怕丢臉並不會傷到自我的結構,當他們無法達成個人慾求或資源不足時,便會展現出個人暴力及反社會行為。
當他們要進入下一階前,會開始感到對他人的強取與自我滿足不再能夠真正的為自己帶來快樂,並開使覺察到對待他人的方式而感到罪疚。
-----------------------------------------------------------------
4) Blue – Mythic Self(個體) - Civilization Level (集體)
以集體層面來說,當部落領導Worldlord開始爭戰建立國家,並與其他國家劃清國界,維穩後,開始為過去的強取豪奪産生了反省與罪疚,相較於3完全無視罪疚的存在,4覺察到罪疚,但無法容忍罪疚,反而把責任往外推,因而開始建立律法以維繫文明,以形成「制序」及一致的目的感,當我們的行為與團體一致時,自然不會感到罪疚感,許多以戒律及罪疚維擊社會的宗教,也是這個階段的主要象徵,所有的事物都按步就班,只要我們遵守「制序」就能夠不再對抗彼此,不再担心自己的家會被搶,自己所建構的東西會被破壞,這個階段也是父權社會及各種社群發展的基楚,但因為我們的安全價值與信念都建構在這些社群與宗教上,使我們與之産生認同,因此不容許這些價值産生一絲的動搖,於是便會以自己認為的真理與他人對抗(如歷史上的宗教戰爭)。
就個人層面來說,他們需要絕對真理,無法容受相對性的整合意見,生活中需要制序與儀式,遵守規範而不質欵規範對他們而言很重要,展現出自我控制的良好,對於那些特立獨行而出頭的人,他們會批判對方,如同傳教士一般,因為任何的異議都代表褪化,他們與自己的國家及社群産生強烈的認同,並以之為真理而批判他人,如同用罪疚懲罰他人,這個階段的人可能很用功(為了找到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但不學習(擴展自己)。
這個階段若處於成熟的狀態,能夠找到自身的平靜,能夠將自己頁獻給比自身更大的部份(如宗教或國家),以利益其他人,他們重視過程更勝於結果,當人們處於第四階的尾端時,會開始想脫離文明上過多的規範,而開始想創造自己的生活。
-----------------------------------------------------------------
就個人層面來說,他們需要絕對真理,無法容受相對性的整合意見,生活中需要制序與儀式,遵守規範而不質欵規範對他們而言很重要,展現出自我控制的良好,對於那些特立獨行而出頭的人,他們會批判對方,如同傳教士一般,因為任何的異議都代表褪化,他們與自己的國家及社群産生強烈的認同,並以之為真理而批判他人,如同用罪疚懲罰他人,這個階段的人可能很用功(為了找到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但不學習(擴展自己)。
這個階段若處於成熟的狀態,能夠找到自身的平靜,能夠將自己頁獻給比自身更大的部份(如宗教或國家),以利益其他人,他們重視過程更勝於結果,當人們處於第四階的尾端時,會開始想脫離文明上過多的規範,而開始想創造自己的生活。
-----------------------------------------------------------------
5) Orange – Achiever self(個體) - Achievement Level(集體):
在集體層面上,上一個階段人們視資源為饋乏的,而在這一階段人們視資源為無限的,如跨國企業家及資本主義的出現,社會追求成就導向,認為自身有無限可能,科技、科學導向及各種創新的應用也是這個階段産生的。
在個人層面上,它比上一階段的人有彈性,有實驗精神,學習應用各種科技及創新方法,他們帶有競爭性,從競爭中得到利益,如果上一階段的領導者是為了把事情做好,那麼這一階段的領導者則是做對的事(有跳脫框架的味道),當這一階段走到尾聲時,會開始覺察到成就只是一種感覺,對於無盡的成就追逐感到寂寞,於是又開始回到了社群。
-----------------------------------------------------------------
-----------------------------------------------------------------
七正式進入統觀邏輯(Vision Logic)與Integral的領域,能夠有整體的直觀,又能以邏輯的方式說明及整合各種不同的東西,這種人很少,如果你是大概也不需要SpiralDynamic,所以後面就自己讀囉,以上資料是由以下的廣播整理出來的,有興趣英文又還可以的話可以聽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9-CUUabuVg&index=5&list=PLKoHDh3OGqbHQUorqtomTLsy0jM0hmVjW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gXhF8H-UhA&t=1429s
相關的中文演講 - Ken Wilber的意識光譜 (主講:胡茵夢老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D3hWmJ21g8
每個人都有身心靈、行為、文化、與社交社會結構六個層次,這也是為什麼古代的老師與弟子間除了學習關係緊密外還生活在一起的原因。人際間的交流最多只能安定心的部份,不管占星還人類圖最多也只能幫人重新認識自己,也就是探索Who Am I的問題,但是在探索完Who Am I以後,只能算是把自己重新定位在一個比較安全的狀態,只能算是面對問題前的儀式,之後的問題是How? 當問到How時,才算是走進面對問題的狀態。
有些人會一直在Who Am I 打轉或自我合理化,而一直走不到How,有些人沒有定位好,卻一直在How打轉,過去的心理治療一直很注重Who Am I 探索過去,正因為太過注重後來出現了反撲,反而強調探索過去不如改變現在,有人認為A對,有人認為B對,有人則持整合性的意見。
不過他們共同的元素是, 先穩定一個人(State),在穩定的狀態下,看是要重塑行為(Behavior),信念或意義重塑(Culture),或進入社會糸統團體得到支持(System/Social)
因為每個人天生的不同加上生長環境的差異,有些人比較沒有結構,會希望有明確的方向跟指導,而有些人只要讓他回到安定的狀態,自己就會找出一條路,就現代的治療師而言,有些治療師強烈的集權武斷,就連小細節的掌控也不放過,有些則不願過份干涉,這二種都有人批判,但很難說那一個是錯的 。
在個人層面上,它比上一階段的人有彈性,有實驗精神,學習應用各種科技及創新方法,他們帶有競爭性,從競爭中得到利益,如果上一階段的領導者是為了把事情做好,那麼這一階段的領導者則是做對的事(有跳脫框架的味道),當這一階段走到尾聲時,會開始覺察到成就只是一種感覺,對於無盡的成就追逐感到寂寞,於是又開始回到了社群。
-----------------------------------------------------------------
6) Green – Sensitive Self (個體)- Ecology Level(集體):
當我們進入了第六階段,不單單只是將社群視為部落,而能將社群的影響力擴展至全球,他們不再以前一階段的成就導向為主,而開始思考社群,並開始回饋給社會,他們觀注於對整體性的影響力,學習給予並容受(tolerance)整合各方不同的意見,視每個人為平等的個體,因此也會考慮到每個人的意見,在給予的前提下,他們會挑戰現有階層體制,他們喜歡平行式的階層而非垂直式的階層,他們不愛功利主義與過份重視競爭,不愛個人主義與報償導向的學習型組織,不愛權威導向與排他的真理,喜歡整合性、包容性與相對性,但也因為過份重視他人的意見,以致於讓事情無法進行,這一個階段的人會開始回顧重整過去的五個階段。-----------------------------------------------------------------
7) Yellow - Holistic Self(個體)
七正式進入統觀邏輯(Vision Logic)與Integral的領域,能夠有整體的直觀,又能以邏輯的方式說明及整合各種不同的東西,這種人很少,如果你是大概也不需要SpiralDynamic,所以後面就自己讀囉,以上資料是由以下的廣播整理出來的,有興趣英文又還可以的話可以聽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9-CUUabuVg&index=5&list=PLKoHDh3OGqbHQUorqtomTLsy0jM0hmVjW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gXhF8H-UhA&t=1429s
相關的中文演講 - Ken Wilber的意識光譜 (主講:胡茵夢老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D3hWmJ21g8
附註
- Spiral Dynamic 的名稱中,Spiral(螺旋) 的由來,是借鏡於DNA的雙螺旋,一部份代表DNA對環境的影響,另一部份則代表環境對DNA的影響,當它放在大環境中,看的是集體的演化狀態,然而這種集體性也會在個人層面中看到,包括該階段的主要狀態及課題。Spiral (螺旋)在另一個層面說明的是意識的狀態,意識的狀態是一種「向上迴旋」或者「向下迴旋」,意識並不是一種「能階」,因此才會以Spiral的形式呈現,也就是我們隨時都有可能向上旋與向下旋,而一個人必需找到有利的支持環境,才能比較有利某一階序的意識發展,最後才能形成一種穩定的結構,以利於進入真正的內外整合(活用智慧整合到環境中),有別於占星或人類圖卦門比較偏向水平模型,Spiral Dynamic則是一種垂直整合的模型。
- 人類圖或Genekeys談的是初始設定(DNA)的原型,而SpiralDynamic講的則是文化及集體的Meme(迷因)的原型.
- 在集體層面而言,每個階段的轉換大多會引發戰爭,階層數字越大戰爭越少,然而個人層面也是。數字越大,成長時擴展的也越大。
- 心理建康決定於「意識狀態」及「所處環境的挑戰」,當環境與意識是吻合時便能支持意識,使它走向穩定的結構,而人們也會學著適應所處的環境,當人們無法適應或飽和時,便會找方式突破(多半是下一個階段的方式),而有二個原因會迫使人由這個階段走向下一個階段 (這部份像極了人類圖 5爻的價值完成 與6爻的價值完成,6爻試著由下一個閘門或整個迴路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1)當我們的問題無法以該階段的支持環境下解決時 —— 如創傷
2)當我們己經完全探索完該階段時
應用 Integral Theory(暫)
Integral Theory結語:
不管人類圖還是占星,均沒有談到行為,社會結構與文化層面的問題,但是健康的演化或突變卻不能少了這三者,心的狀態雖然有主導性的作用,但人終就必需得學習技能、累積知識、面對問題,integral theory是一種「X理論」的「理論」,主要用來幫我們用整體性的觀點看事情,至於放到那個領域去用,就看個人怎麼用囉。每個人都有身心靈、行為、文化、與社交社會結構六個層次,這也是為什麼古代的老師與弟子間除了學習關係緊密外還生活在一起的原因。人際間的交流最多只能安定心的部份,不管占星還人類圖最多也只能幫人重新認識自己,也就是探索Who Am I的問題,但是在探索完Who Am I以後,只能算是把自己重新定位在一個比較安全的狀態,只能算是面對問題前的儀式,之後的問題是How? 當問到How時,才算是走進面對問題的狀態。
有些人會一直在Who Am I 打轉或自我合理化,而一直走不到How,有些人沒有定位好,卻一直在How打轉,過去的心理治療一直很注重Who Am I 探索過去,正因為太過注重後來出現了反撲,反而強調探索過去不如改變現在,有人認為A對,有人認為B對,有人則持整合性的意見。
不過他們共同的元素是, 先穩定一個人(State),在穩定的狀態下,看是要重塑行為(Behavior),信念或意義重塑(Culture),或進入社會糸統團體得到支持(System/Social)
因為每個人天生的不同加上生長環境的差異,有些人比較沒有結構,會希望有明確的方向跟指導,而有些人只要讓他回到安定的狀態,自己就會找出一條路,就現代的治療師而言,有些治療師強烈的集權武斷,就連小細節的掌控也不放過,有些則不願過份干涉,這二種都有人批判,但很難說那一個是錯的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