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6日 星期一
2018年11月8日 星期四
札記 - 邏輯有色無色及情緒中心
邏輯中心與邏輯的關連.
其實邏輯中心跟邏輯屬於間接的關係,應該說「邏輯」是一個偏向具象化的概念,但是人的內在運作或者潛意識多半是抽像化的,如夢境或古代文詩詞及占星,都是用抽像化語言,他們對於理解人的內在運作有一些優點,但也有缺點,優點是容易跳開刻板映像來重新看待事物,缺點是少了具像化的東西作為參考,所以,如果要跳開「邏輯」的框架來理解「邏輯」到底在做什麼,可以把邏輯抽像化,變成「連續性」
「邏輯」是一種連貫一致的「連續性」,每個「連續」間都具備邏輯性的關連,也就是邏輯具備連續性,但是連續性卻不一定具備邏輯性,因為連續與連續之間可能存在跳躍的盲點,只要有盲點在就不能稱為邏輯,所以邏輯有色只是有利發展邏輯,不代表就一定能發展出好的邏輯,因此不能說邏輯色的人邏輯就好。
邏輯有色的人其實在尋求/探索/比對/映照「自身的連續性」,所謂的「連續」說明了從過去的成長脈落所學的一切,一直到現在的自已,甚至是將來想要學習的新事物,他們之間都必需符合「某種連續性」,如果無法符合:
- 可能無法真正吸收,因為新事物可能在自身連續性之外,即便讀了學了也無法吸收,因為自已會存疑,當無法建立相關的背景與脈絡就無法真正的學習一件事。
- 為了吸收這些無法被吸收的事物,他必需努力學習跟思考才能將連續性補足,也就是他們必需整合所學的東西,思考內化成自身連續性的一部份。
換句話說,會因所學習脈落熟悉度不同而有阻抗,但並不是說邏輯有色在學習所有事物時都是如此,在有些事情上是,有些事不是,如一整片未知的資訊可能不受此影響,因為當所有的新事物都是未知的,就不存在脈絡上的阻抗,如果當中參雜了不少已知的東西,或中間的脈落沒有補齊時自己會存疑,這股存疑可能成為阻抗也可能不會,不過當然也要自已能覺察的到才算。
邏輯有色,易深不易廣,但並不是說無法廣,而是受限於自身連續性的限制,邏輯有色如果要廣,必須努力學習並思考很多事物。
邏輯無色,易廣不易深,所謂深指的是深入的邏輯分析,但也並不是說邏輯「無色」無法深入,而是有色的慣性是連續,但不代表無色的人無法連續,跟有色一樣,如果要做到即廣又深均需要不斷地學習與思考。
如果從整合的面向來說,有色邏輯需要透過學習思考來擴大自己有限的邏輯迴路,當打通的邏輯迴路越多,越能快速的學習事物,越是擴大內化觀點,越能觸類旁通,他們的觸類旁通是用繼有的脈落來快速理解新的事物,但也可能會有盲點。
無色則不像「有色」需要刻意的擴大觀點,因為「無色」沒有固定邏輯的阻礙,相較於邏輯的限制強在關連性思維,可以快速學習,但卻少了補足事物的脈落,如:有時無色會無意間講出一段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的話,並不是因為他們不知道,有時他們其實自己知道,只是因為中間的脈落沒有被補起來,所以不知道自已知道,相反,有時因為中間的脈落沒有被補起來,所以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但並非邏輯不好,因為有色也會犯這種錯,只是無色比較不受限於邏輯的阻礙。
有色邏輯如果少了思考與學習,思維會很受限封閉(因為自身的連續性沒有被擴展)
無色如果少了思考與學習,思維少了辨示,很容易通盤全收
但不是說,有色就一定封閉,無色就一定無辨示能力,或是有色邏輯一定好,無色一定差,而是,有色的本能或者慣性,是以脈落來理解與吸收以符合某種連續,而「無色」相較於「有色」則比較沒有這個限制,二者各自以自己的基楚來進行成長與整合。只要對方是個天才,不管有色無色,天才就是天才。
星盤/人類圖設計無法說明存在背後的意圖
人類圖雖然說明了你的設計是什麼,但他沒有回答,為什麼這是你的設計!也就是不同人其背後可能有不同的設計意圖,以完成今生的課題,即便同一張圖,彼此的個性跟命運一定不同,雙胞胎是最好的例證。總的來說同一種設計/星盤/人類圖可能會有以下不同的設計意圖:
- 本來不會,來學習,因此今生有這個課題 —— 換言之,你有某個閘門不代表你有這樣的能力,很可能代表你「需要」/「必須成為」,而不是「你是」。
- 本來就會,但裡面有些未完成或極端的面向,需要修正 —— 詮釋面向會偏重於某種需要被修正的傾向。
- 豐資狀態,來收成或創造 —— 可以說有這個閘門的標準化最佳表現。
- 為了平衡,也就是過去世本來有某種極端的傾向,為了反向平衡自已的業力,因此設計/星盤/人類圖 便成為了一種平衡過去極端傾向的手段 —— 所謂業力可以被理解成「為了平衡過去未知的貫性」所存在的一股推力,把人拉向極端貫性的另一面。
- 既為了重新學習也為了達向平衡,即2+4。
- 與今生想完成的課題有關,也就是包括了未知的部份及上述五點,而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是渾雜了許多不同的面向,但多少都會有一個主軸。
如共享同一種能力的二人,二人都有強烈的企圖心,A可能花了一輩子的時間成就了自已的職業,另一個人早期歷程就被自已的企圖心或執著擊跨,看似浪費了一輩子的時間,荒廢了自已的能力,但他卻學會了平息自已追逐的心,這二個人很可能共享著同一張人類圖,但背後的意圖卻不同。一位邏輯有色的人可能天天都在打game,一位邏輯無色的人可能因為某些理想性的價值觀成為了程式設計師,甚至是工程師,前者沒有很好的學歷,後者則是理工背景,這二人,可想而知後者的邏輯能力有更大的可能性比前者好,即便前者邏輯有色。
換言之,人類圖或星盤設定,會與背後的設計意圖及成長歷程中所習得的經驗進行整合,如同樣情緒中心純白,有人情緒代謝能力很差,有人則很好,同樣Gcenter空白,有人自我整合與認同不穩定,有人則在早期歷程中就建立的很完整。也就是,人類圖只能為自己的發展提出詮釋,而無法說明「我之所以為我的原因。」,換言之如果想把人類圖與「我之所以為我的原因」劃上等號,那不得不考慮存在背後意圖的問題,也就是發展歷程的問題,問題是要追溯到多久遠的過去才能得到真正的發展歷程呢?
情緒有色無色的想法
舉一個聖嚴法師的故事;有天法師的隨從弟子想要還俗看看外面的世界,於是找了法師當面談這件事,當弟子說出想還俗的瞬間,聖嚴法師馬上掉下眼淚,說道「我不是待你就如同父子一樣嗎?」(聖嚴法師情緒中心純白,Gcenter純白,這句話在說的同時像在說「難道我做錯了什麼嗎?」——GCenter),當法師說完,弟子整個痛哭流涕,一時不能自己,可是法師下一秒馬上情緒平復,問道:「你打算什麼時候走」,弟子整個很尷尬「怎麼換我在哭」。
之所以用這個故事主要在說明,當情緒昇起的瞬間,無論這個情緒是自己的還是他人的,情緒多半會伴隨想法或信念昇起,而這個想法或信念是否具備破壞性又會跟一個人的自尊健康程度有關連,進一步的影響人的自尊及自我認同,換句話說:
- 無論情緒是不是自已的,影響都會發生 —— 換言之,即便否認或告訴自己,這不是我的情緒,他發生了還是發生了。
- 情緒代謝不單指情緒本身,他會與伴隨而來的信念、想法與自我認同進行連結,換句話說情緒只是個中性的助力,真正有破壞性的是與之連結的想法 —— 人生病時如果免疫系統好,可以不受外在病毒的影響,人的自尊或自我容不容易受傷也是如此,當自尊夠健康,自我的免疫能力好,自然不容易受外在情緒影響而傷到自己,所以重點在人格的自尊夠不夠健康,有色無色只是響情緒的途徑或方式。
- 當想法與情緒連結以後,即便情緒沉澱,但是想法依然在,只要想法在就具備情緒上的破壞性 —— 換句話說,無色的人遠離衝突不一定有用。
情緒無色雖然告訴你遠離衝突,消解情緒,但更多人是當你獨自一人時,負面想法與重複的內在對話依然不斷,如果繼續一個人,這種重複的內在對話可能會斷斷續續的持續幾天,甚至一周,因為他沒有被解決。
很多時候,如果能在當下解決衝突與情緒就在當下解決,有些諮商技法要你表達情緒,而不是被情緒表達,在禪的心法裡面稱作「不跟隨不對抗」,如聖嚴法師表達自已的感受,與感受背後真實的想法,當你第一次這樣作會被情緒呑掉,當第二次第三次時,會越來越熟練,人際手腕或成熟一直都是生活經驗積累的。
另外情緒中心有色或無色都有可能具備直接感受情緒的能力,有些人即便是情緒有色也能直接感受到他者的情緒,並不是情緒無色才這樣 —— 如我母親就是這樣,有些敏感的小孩也能做到,無論他是有色無色。
情緒空白也不一定都迴避衝突,但是情緒代謝能力似乎多少跟一個人常不常直接處理衝突有關,人際手腕或歷練越多的人,這方面越好,第一次失戀,情緒衝擊很大,到了第二次第三次就越來越熟練,但也有些人一點進步也沒有。一樣情緒空白的二人,A情緒代謝能力很好,B則很差,問題是B一直以來的生活方式都是迴避衝突,獨自一人處理情緒,結果是長時間陷入同樣的mental loop,但並不是說人類圖告訴情緒無色的人遠離衝突是錯的,而是你不得不承認,同樣執行一件事,不同的人他們的內在運作是不同的,有些人這樣做得到了真正的改善,而有些人則沒有,情況不同處理的方式也會有所不同。
2018年7月28日 星期六
2018年7月22日 星期日
2018年6月24日 星期日
2018年6月16日 星期六
2018年6月10日 星期日
2018年2月24日 星期六
2018年1月28日 星期日
2018年1月23日 星期二
訂閱:
文章 (Atom)